目前正是炎热夏季,是车辆自燃的高发期,同时我国北方多地正持续遭遇高温袭击。高温天气下,广大驾驶人一定要了解有哪些情况可能会引起自燃,将风险降到最低,并掌握车辆自燃的紧急应对办法。
多数情况下,车辆自燃都发生在发动机舱内。发动机工作时,机舱内温度很高,容易使车内电线线路的绝缘层软化、老化、裂损,导致线路漏电短路起火。
若车辆长期未检修,车辆的油管线路逐渐老化,甚至破损,容易出现渗油、漏油情况,渗漏出的燃油一旦碰到发动机舱内的高温部件,极易产生明火引发车辆自燃。
驾驶人要时常对油路、线路进行常规检测,观察各种电源线路、油管线路是否存在软化破损或松动虚接现象,或是某些零件上是否有油渍渗出,如果有,一定要及时进行修补。
另外,驾驶人也要时刻注意机舱内味道是否异常,如有异常,要及时到4S店或修理厂对车辆进行全面的维修、保养,避免因油路、线路老化而引发自燃。
日常生活中,不少驾驶人会在车内放置打火机、香水、碳酸饮料等,这些也是诱发车辆自燃的危险品。因为在阳光的暴晒下,车内的气温可能达到四五十摄氏度,打火机、香水等物品很容易起火或爆炸,从而引发车辆自燃。
一些驾驶人有改装车辆的行为,在改装过程中,汽车的电路、油路都有可能发生变化,而不符合规范标准的非法改装,会导致改装车辆在电路、油路等方面存在极大安全风险,容易发生自燃。
不要私自或非法加装、改装车辆的电路、油路等,避免出现车辆电路过载或短路等可能引起车辆自燃的情况。
驾驶人在路边怠速等人时,车底下的排气管最高温度会高于800℃。如果停车的地面上有干草、油漆或其他易燃物品,在长时间烘烤下就会着火,从而把车点着。
驾驶人要尽量将车停放在停车场等无杂物路面,并且在停车后要有意识地检查汽车底盘,确认车下无易燃物再停放,谨防车辆自燃。
当前各类车载电子设备越来越多,当通过数据线接口给电子设备供电时,甚至只是插着数据线,都可能因接口故障、数据线不合格等造成接口发热,进而引发自燃。近日在浙江金华,就有一名新能源车主停车后给车辆充电,其间其车上一根数据线(未连接电子设备)因接口故障发热,引发了自燃。幸运的是,由于车辆充电时车窗紧闭,车内氧气耗尽后火势自行熄灭,但该车副驾驶座、中控台等已被烧毁。
给车载电子设备充电,或在车上给手机等外接设备充电时,要使用原装数据线或质量可靠的第三方数据线,人离车要确保停止给电子设备充电,并将数据线拔出。
在行驶过程中一旦遇到汽车冒烟、有烟味、明火出现的话,不要惊慌,立即靠路边停车、熄火断电。因为关闭电源能够迅速断开油泵,减少汽油燃烧。
为减少损失,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,如果火势较小、可控制,可以先自行查看火情,拿车载灭火器灭火。
一旦猛地打开机盖,氧气会迅速进入,火焰可能会突然变大,容易烧伤自己。正确方法是先将机盖开条小缝,用灭火器从缝隙处对准着火部位扑救,或等氧气进入一会儿后,再慢慢全部打开,用灭火器进行扑救。
新能源汽车一旦发生自燃,火势十分凶猛,且汽车起火大多发生在电池部位,需要进行断电处理,专业性过高,不主张人员自行灭火,也不主张按照燃油车的传统灭火方式去控制车辆,以免造员伤亡。
车主及行人在发现新能源汽车起火后,应第一时间远离车辆,到达安全区域后拨打火警电线,向消防救援人员说明车辆的品牌和型号,由消防救援人员进行处置,不要自行灭火。
在实际救火作业中,新能源汽车电池易发生复燃现象,即便火势扑灭以后,依然建议车主不要返回车内,以免因小失大。
新能源汽车使用时,若发现出现大量烟气,要尽快撤离,确保安全。扑救新能源汽车火灾时,应保持距离,谨防触电。新能源汽车发生火灾后,会产生大量氰化氢、氟化氢等有毒气体,谨防中毒。